2013年同等學力申碩管理科學與工程綜合考試已經結束了,為了方便考生對同等學力申碩管理科學與工程綜合考點有所了解,把握歷年同等學力申碩管理科學與工程綜合統考真題命題規律,在職研究生老師為大家整理了2013年同等學力申碩管理科學與工程綜合統考真題,希望對大家申碩管理科學與工程統考有所幫助,祝大家早日通過同等學力申碩管理科學與工程綜合考試。
一、單項選擇題(每小題 1 分,共 16 分)
1.相關性和因果關系都可以描述兩個變量之間的關系。下面說法正確的是 。
A.兩個強正相關的變量必然存在因果關系
B.兩個強負相關的變量必然存在因果關系
C.只要兩個變量統計相關就必然存在因果關系
D.兩個統計相關的變量不一定存在因果關系
2.關于置信區間,下面描述正確的是 。
A.99%的置信區間與 95%的置信區間一樣寬
B.減少樣本數量,則可以獲得更窄的置信區間
C.增加樣本數量,則可以獲得更窄的置信區間
D.置信區間和樣本數量無關
3.為了保證組織目標得以實現,就需要有控制職能??v向看,各個管理層次都要重視
控制職能,并且 。
A.愈是基層的管理者,控制要求的時效性愈短,綜合性愈弱
B.愈是基層的管理者,控制要求的時效性愈短,綜合性愈強
C.愈是基層的管理者,控制要求的時效性愈長,綜合性愈強
D.愈是基層的管理者,控制要求的時效性愈長,綜合性愈弱
4.稱規范化決策或重復性決策為 。
A.定性決策 B.靜態決策
C.確定型決策 D.程序化決策
5.環境分析中的社會文化環境因素關注的是 。
A.社會的態度和價值 B.社會的經濟條件
C.社會的政治條件 D.社會的技術條件
6.當公司擁有一種有價值、稀缺、難以模仿且不可替代的資源或能力時,公司可以獲
得 。
A.競爭平衡 B.一種臨時的競爭優勢
C.競爭劣勢 D.一種可持續的競爭優勢
7.目標集中化戰略開發核心競爭力的方式是 。
A.在整個行業的基礎上 B.服務于所有產業
C.滿足某一特定細分產業的需求 D.在給定的行業內為某一公司服務
8.相關多元化戰略的驅動力最可能是 。
A.管理能力驅動 B.集中資源驅動
C.價值鏈驅動 D.學習能力驅動
9.公司采用收購戰略的主要原因是 。
A.避免開發新產品的風險 B.獲得更大的競爭優勢
C.減少競爭對手 D.降低投資風險
10.從銷售市場的角度分析企業使命時,需要分析 。
A.企業的產品是什么 B.誰是企業的客戶
C.誰是企業的供應商 D.誰是企業的管理者
11.在其他條件不變時,需求曲線是水平的,與市場價格相同,P=169 元,廠商為追求
利潤最大化,這時其邊際收益和平均收益均是 169 元,這樣企業的類型是 。
A.完全競爭 B.壟斷競爭
C.壟斷 D.寡頭壟斷
12.X 商品的替代品與互補品價格的上升,分別引起 X 商品月需求量變動 50 單位和 80
單位,則在他們共同的作用下,該月 X 商品的需求量變動單位為 。
A.增加 30 單位 B.減少 30 單位
C.增加 130 單位 D.減少 130 單位
13.寡頭壟斷行業最突出的特點是 。
A.廠商之間存在著相當強的相互依存性
B.廠商的產品可以是同質的,也可以是有差別的
C.市場進入壁壘較高
D.行業中廠商的個數較少
14.某壟斷企業其收益函數為 TR=60Q-2Q2,成本函數為 TC=40Q-Q
2,企業追求利潤最
大化,其產量應為 。
A.60 B.40
C.20 D.10
15.增加社會保險稅會影響 。
A.國民生產總值 B.國民生產凈值
C.個人收入 D.國民收入
16.當某國的國民生產總值小于國內生產總值,表明該國公民從外國取得的收入 。
A.大于外國公民從該國取得的收入
B.等于國民生產凈值
C.等于外國公民從該國取得的收入
D.小于外國公民從該國取得的收入
二、簡答題(每小題 3 分,共 30 分)
1.已知某生產線的產品質量數據服從正態分布。從生產線收集一批樣本,并繪制了數
據的直方圖。請說明應該查看直方圖的哪些特性?
2.明茨伯格認為管理者所扮演的角色有哪些?
3.目標管理的優缺點分別包括哪些?
4.領導影響力的構成包括哪些?
5.平衡計分卡從哪些角度衡量企業的業績?
6.企業實施戰略控制的條件是什么?
7.政治環境對企業影響的共同特點是什么?
8.某一個完全競爭企業利潤最大化的條件是什么?
9.當政府僅僅實行增加貨幣供給的擴張性政策的時候,將會有什么結果?
10.在短期均衡狀態下,處于壟斷競爭市場中的企業將按什么情形組織生產?
三、分析計算題(共 3 小題,共 34 分,要求寫出計算公式并算出結果)
1.(15 分)某生產過程所生產零件的尺寸服從正態分布?,F采 10 個樣本,具體數值如
下:
9.5,8.5,10.8,12.0,8.8,8.4,10.1,9.0,10.5,10.1
請基于上述數據,計算該尺寸變量的雙側 95%置信區間。
可供使用的部分正態分布和 t 分布表數值:
0.025 z =1.960, 0.05 z =1.645 0.025,10 t = 2.228, 0.05,10 t =1.812 0.025,9 t = 2.262 , 0.05,9 t =1.833
2.(9 分)如下為一鑄件制造過程,要求繪制網絡圖,計算各項時間和工期,找出關鍵路
線。
序號 作業內容 計劃完成時間(小時) 緊前作業
1 型砂準備 2 ——
2 造型 4 1
3 砂型烘干 4 2
4 芯砂準備 4.7 ——
5 芯骨澆鑄 7.2 ——
6 芯骨裝配 2 5
7 造 4 個 1 號泥芯 6.2 4, 6
8 造 4 個 2 號泥芯 4 4, 6
9 2 號泥芯干燥 4.3 8
3.(10 分)假設消費函數 C=80+0.2(Y-t),投資函數 I=200-10r,其中稅收 t=100,C 為消
費,I 為投資,Y 為國民生產總值,r 為利率,當政府購買 G 從 100 增加到 200 時,
IS 曲線移動多少?
四、案例分析題(每小題 10 分,共 20 分)
案例 1(10 分)
某些突發事件可以讓企業一夜之間從天堂掉到地獄,“連跳”事件使 FSK 淪為媒體口誅
筆伐的焦點。一家一直秉承韌性精神與效率文化的企業為何會與“血汗工廠”聯系在一起。
在變與不變間,FSK 走到企業發展關鍵點;在成本圍追堵截中,我們看到的是左右為難的困
境中的企業。
對于 FSK 這種主要承接來自蘋果、戴爾、惠普、諾基亞等國際訂單的大型代工企業來說,
5
其利潤源泉要仰仗來自人力資源戰略上對成本的調控,因為上述國際大客戶早就把供應鏈上
的賬目算得清清楚楚。從有關國際客戶向代工廠商發送的“代工詢單”中,可以清楚地看到,
對于有關原材料/部件在品牌、質量、數量上均已指定,不僅如此,與此后續相關的物流、
維修、培訓、用工也都有清晰明確的計算,FSK 賺的就是人力成本的差值。國際客戶不會支
付 FSK 廠房、機器的購買、維修等費用的,這些成本也需要在 FSK 賺取的人力成本中進行攤
銷。所以 FSK 要想創造更多利潤,就只能最大限度地降低人力成本。然而,僅僅做到這些并
不夠,在殘酷的國際競爭中,客戶對于 FSK(代工企業)的要求還遠沒有結束,交貨期與交
貨質量是緊緊懸在代工企業頭上的一把利劍。不少國際代工合同規定有類似這樣的違約條款,
“如遲交一只集成電路,那么就要賠償一臺電腦。”在如此的圍追堵截中,代工企業只能在
有限的空間中掙扎。
FSK 在中國內地找到了期待從貧窮走向富裕的、能夠吃苦耐勞的廉價勞動力,彼時,也
正是全球制造中心由日本向四小龍再向中國內地轉移的時期,加上中國對外資(包括臺、港、
澳)的稅收優惠政策,FSK 在全球代工行業的競爭中脫穎而出。然而,“三十年河東,三十
年河西,經濟大轉型,必須重構新的商業模式”,或者至少應該對原有的商業模式進行改造。
從 2008 年 1 月 1 日起,中國兩稅并軌,內外資一律執行 25%的所得稅稅率,當年的外資優
惠待遇一去不返,如此的政策變局使得 FSK 在與國內代工企業的競爭中,稅務優勢明顯消失。
與此同時,從人力資源管理中汲取利潤源泉的 FSK 開始遭遇中國勞動法的變革,2008 年 1
月 1 日,也是中國《勞動合同法》正式實施的時間,強制性的“三險一金”,更高的法律違
約成本,對實習期及加班時間的限制,無一不在敲打著 FSK 已經繃緊的成本控制系統。為此,
FSK 曾有以股權轉移方式變身港資,也有向內地和越南進行工廠轉移的布局,但所有的目標都只有一個:那就是降低成本的支出。
事實上,在國際客戶的代工訂單招標中,能夠滿足國際客戶品質要求的外包廠商也就只
有包括 FSK 在內的數家,招標過程更像是一場對成本與交貨期的角逐,價格成為中標的決定因素。競爭到如今,甚至出現不少代工企業為了中標不惜報出虧損價格的情況,知情人士稱FSK 就不乏“赤字接單”的案例,在一個拼成本、拼價格的商業模式中,對工人的“剝削”水平必將成為代工企業的核心競爭力。而最終,一個龐大的機體要保住它的生命力,所有壓力會一層層向下傳遞,最終壓在生產線的工人頭上,而這些生產線上的工人,早已不是在吃苦環境中長大的那一代,相反他們是獨生子女,不是逆來順受,而是“我的生命我作主”的一批人,這就像把強大的壓力壓給最危弱的部分一樣,FSK 的困局猶然而生。
眾所周知,貿易與制造在全球的轉移來自于企業對利潤的無限追逐,20 余年全球制造
向中國的轉移,就像一只巨大的吸血水蛭,吸取的是中國廉價勞動力所創造的剩余價值,同
時占用了大量資源,也破壞了環境。這也就意味著,當中國已經意識到這一問題的嚴峻性并
增加人力及環境的違約成本的時候,任何一個 FSK 類型的企業,可能都到了轉型的關鍵時期。
(本文根據 2010 年 05 月 02 日 08 : 44 中國經營報之 FSK 調查報告刪改而成)
問題:請對 FSK 的激勵、員工管理、代工模式等進行分析并提出改進建議。
案例 2(10 分)
中國正努力從“世界工廠”、“中國制造”,逐漸向“中國設計”轉變。服裝企業也正
處于服裝制造、銷售終端和中間渠道價值鏈重新整合的階段。
按照波特的價值鏈理論,企業的價值鏈可以表達為如下的圖示:
對服裝而言,作為一種時尚產品,其壽命周期比較短。服裝生產的前提是進行服裝產品
開發與設計,它是服裝設計、面料設計、輔料設計、工藝設計的協作產物。服裝生產是在面
料、輔料供應到位的基礎上進行的,面料、輔料的開發與生產對服裝生產起著支持性作用。
服裝銷售是實現服裝價值的重要一環,服裝品牌、廣告、銷售渠道對其產生重要影響。而真
正能銷售出去的服裝,還需要服裝的配送實現交付,出現斷貨和積壓都會對服裝企業帶來損
失和風險。當然,這中間還有支持服裝生產和銷售的成衣整理、工廠選址與建設運營、籌資
融資、商務談判、貿易代理、退貨換貨等等環節。
對嵐豐童裝公司經理李麗而言,其嵐豐童裝公司成立于 1988 年,雖然是面向國內銷售
的童裝,但走的也是中高檔品牌路線,其品牌文化內涵、產品質量、風格方面選擇與中產階
級家庭的喜好和要求相符。
成立之初,嵐豐童裝主要靠領先一步的設計,就是借助李麗在國外留學的經歷,將國外
流行的童裝樣式結合國內中產階級家庭的喜好和要求進行再設計,而取得市場的優勢。逐步
有了自己的工廠、簡單的生產管理信息系統、財務信息系統和銷售信息系統。但隨著全球化
和國內市場的開放,嵐豐童裝領先一步的設計優勢逐漸消失,國內和國外同檔次的童裝在國
內市場的銷售份額逐步增多,嵐豐童裝到了需要改變的關頭。
這天,李麗約其好友田佳到公司聊天。田佳,國內名牌大學畢業后即出國留學,目前是
國內某著名高校的管理學院教授。田佳在參觀了李麗的公司、了解李麗的困惑后,對李麗說
了如下一席話。
我對你的公司只是初步地了解了一下,嵐豐童裝品牌在國內已經有了一些知名度,北京
從最高檔的商場到普通的商場里都可以找到嵐豐童裝的專柜,這是優勢。但在整個童裝價值
鏈上確實需要改進,我談不出很具體的方案,但我可以給你講 2 個成功企業的故事。
第一個故事是耐克的故事。耐克沒有生產車間,公司只是負責產品設計和銷售,所有的
產品都交給其他工廠代工生產。這種“耐克式”的經營模式,通過將價值鏈上的生產環節外
包出去,以應對變化多端的市場,具有固定資產投資少、靈活性較強的優點。
第二個故事是 ZARA,其市場定位為“買得起的快速時尚”,同樣作為一個模仿高檔時
裝的中端公司,特別重視“反應速度”,其從設計到銷售,都借助于中央集權制的信息網絡
系統,將各地門店緊密地控制在西班牙總部的手中,使其能夠在 15 天時間內,將在巴黎 T
型臺上亮相的新裝,放到其各地的門店銷售。而大多數公司都需要 80 天的時間。借助信息
集成方式,不但可以實現信息共享,還可以達到加快反應速度的目的。
李麗聽了田佳的話,陷入了深思:
生產工廠確實投入比較大,每年還要根據新裝的要求更新一些設備,人員的工資也在每
年增長;再說中國是生產大國,與國內生存和發展了幾十年的其他大工廠競爭,肯定在行業
中是沒有出路的。但沒有工廠,就是皮包公司,這個決定可是需要慎重。
我的企業也有些簡單的信息系統,這些系統確實是相互獨立的,是時候進行集成統一了。
應該將信息管理系統貫通從面輔料采購、產品設計、生產,到終端的銷售中的各個環節。但
這個投入也是很大的,我還是需要再想想。
問題:
(1)一般的服裝價值鏈的基本活動有哪些?(2 分)
(2)如果你是李麗,你認為嵐豐童裝的價值鏈應該在哪些環節進行變化?有什么好處?
(4 分)
(3)按照你的設想變化后的嵐豐童裝,其競爭戰略應該是差異化戰略還是低成本戰略?
(4 分)
以上就是為大家整理的2013年同等學力申碩考試真題,希望對大家通過申碩考試有所幫助,再次祝大家早日通過申碩管理科學與工程綜合考試,如果有什么問題,都可以咨詢在線老師,我們將及時為你解答各種在職研究生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