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同等學力申碩作物學綜合考試已經結束了,為了方便考生對同等學力申碩作物學綜合考點有所了解,把握歷年同等學力申碩作物學綜合統考真題命題規律,在職研究生老師為大家整理了2008年同等學力申碩作物學綜合統考真題,希望對大家申碩作物學統考有所幫助,祝大家早日通過同等學力申碩作物學綜合考試。
一、名詞解釋(每小題 2 分,共 20 分)
1.水分利用效率 2.作物衰老 3.作物冷害
4.根壓 5.植物生化互作 6.作物產品器官
7.混作 8.休閑 9.生物群落演替
10.立體種植
二、填空題(每空 0.5 分,共 20 分)
1.根系對養分離子的吸收機理可以分為 和 兩個方面。
2.植物抗逆性可以表現為 和 兩種實現途徑。
3.生物種群數量波動原因歸納起來可分為 制約和 制約兩類。
4.植物五大內源激素中的 具有抑制伸長生長、促進器官脫落和促進成熟的
作用。
5.作物生長分析法是以 的積累和分配為基礎的。
6.按植物學系統和用途相結合的方法,大田作物可分為 、 、
和 四大類型。
7.作物引種過程中,短日照作物由南向北引種生育期 ,由北向南生育
期 。長日照作物由南向北引種生育期 ,由北向南生育期 。
8.水稻品種的“三性”是指水稻的 、 和 。
9.新型覆蓋耕作類型主要有 、 和 。
10.作物對水旱的適應性一般有 、 、 、 和 等
幾種情況。
11.多熟種植方式包括 、 、 和 等形式。
12.根據光合作用中固定CO2以后的原初產物、關鍵酶等差異,把作物分為 、
和 等三種光合類型。
13.小麥高產栽培的擴庫途徑有三條,一是增加 ,二是提高 ,三是擴
充 。
14.以農藝性狀為基礎,我國油菜分為 、 和 三大類型。
作物學試卷 第 2 頁 共 8 頁
三、單項選擇題(每小題 1 分,共 15 分)
1.北方地區地膜覆蓋栽培一般能使春玉米早春提高地溫 。
A.1℃~2℃ B.3℃~5℃
C.6℃~9℃ D.10℃~12℃
2.中等地力小麥田,應以主莖與分蘗成穗并重達到高產,每畝基本苗一般在 。
A.5~8 萬 B.9~12 萬
C.15~20 萬 D.25~30 萬
3.作物產量構成因素之間有自動調節及補償作用,不同生育時期的補償效果一般表現
為 。
A.生長前期大于生長后期 B.生長前期小于生長后期
C.生長前后期基本相同 D.全生育期都一樣
4.下列土壤耕作措施中,具有土壤增溫效果的是 。
A.翻耕 B.旋耕
C.起壟 D.深松
5.在水稻土中,能影響鐵的吸收并降低水稻葉片中鐵含量的元素是 。
A.磷 B.鉀
C.鎂 D.氮
6.太陽輻射透過葉片未被吸收所造成的透射損失一般約占光合有效輻射的 。
A.2%~3% B.5%~7%
C.8%~10% D.10%~12%
7.作物吸收過程中相互抑制的元素組合是 。
A.氮和磷 B.磷和鋅
C.磷和鉬 D.鉀和鎂
8.油菜的溫度適應性特點是 。
A.喜溫暖 B.喜冷涼
C.喜高溫 D.亞熱帶作物
9.一個地區決定能否復種的首要因素是 。
A.降水條件 B.熱量條件
C.光照條件 D.土壤條件
10.全球小麥分布的北界是 。
A.35~40ºN B.45~50ºN
C.55~60ºN D.65~70ºN
作物學試卷 第 3 頁 共 8 頁
11.下列生物中,屬于 k 生態對策的是 。
A.牛 B.昆蟲
C.細菌 D.藍藻
12.喜溫作物生長的適宜溫度一般為 。
A.10℃~15℃ B.15℃~20 ℃
C.20℃~30℃ D.30℃~35℃
13.計算作物需水量公式為ETm = Kc·PET,其中Kc為 。
A.需水系數 B.作物蒸騰
C.潛在蒸散 D.農田蒸發
14.熱帶作物要求熱量條件高,其開始生長溫度一般為 以上。
A.9℃ B.12℃
C.15℃ D.18℃
15.下列作物中,屬于C4作物的是 。
A.水稻 B.棉花
C.甘蔗 D.大豆
四、簡答題(共 45 分)
1.利用植物生長調節劑進行化學調控的主要用途有哪些?(5 分)
2.簡述作物生殖器官脫落的主要原因。(6 分)
3.簡述作物同化物的再分配及其對作物產量的意義。(6 分)
4.一次性成熟的作物整體衰老的機理是什么?(6 分)
5.從同化物供給與籽粒敗育的關系簡述提高結實率的技術途徑。(6 分)
6.我國近 50 年耕作制度變化的基本特點是什么?(5 分)
7.生態位理論的主要涵義是什么?(5 分)
8.間套作的技術要點主要包括哪些方面?(6 分)
以上就是為大家整理的2008年同等學力申碩考試真題,希望對大家通過申碩考試有所幫助,再次祝大家早日通過申碩作物學綜合考試,如果有什么問題,都可以咨詢在線老師,我們將及時為你解答各種在職研究生問題。